◎记者 汪友若
今天是五一假期后a股的第一个交易日。
在假期期间,有许多内部和外部因素需要关注。在海外,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长低于市场预期,表明美国经济衰退压力增加;一些银行问题再次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美联储5月的FOMC会议即将召开,投资者在重要节点之前的风险偏好较弱;美国债务上限继续扰乱市场情绪。
在中国,“五一”假期旅游和部分消费数据显示,国内需求结构有所回升,但4月份PMI回落至荣枯线以下,表明经济复苏势头仍需稳定。
展望5月份,机构认为,a股预计将比全球市场表现出相对的弹性,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经济复苏趋势的延续、上市公司业绩低迷和全球流动性拐点的出现。虽然受假期事件因素的影响,a股可能在假期后两个交易日波动,但不必对未来的整体表现过于谨慎,目前的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海外市场表现趋弱
强劲的国内消费复苏
截至当地时间5月2日收盘,海外市场近年来普遍表现疲软。股权资产整体下跌,只有日经指数表现强劲;大多数大宗商品下跌,其中原油价格大幅下跌。
最近,海外市场的风险偏好主要受到三大风险事件的抑制:首先,当地时间5月1日,第一共和国银行被美国监管机构接管,成为今年美国破产的第三家区域性银行,美国银行业危机继续发酵;其次,美国财政部长耶伦5月1日警告说,如果不尽快提高债务上限,美国可能最早在6月1日违约,早于华尔街之前的预期;最后,美联储将于周四凌晨宣布5月份的利率决议和政策声明。
目前,市场对美联储在5月份利率决议中进一步加息25个基点的预期几乎没有异议,但对于美联储的政策声明,市场将密切关注5月份是否是最后一次加息,以及美联储何时开始降息。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在货币环境方面,在金融风险的推动下,海外流动性拐点预计将在5月份确定,美联储将在5月初的利率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后结束这一轮利率周期。在外部流动性拐点明确的背景下,美国银行业风险对a股的实质性影响有限。
在国内市场,“五一”假期消费数据陆续发布。据国盛证券统计,假期前三天,全国铁路日均发送乘客数量创近年来新高,较2019年同期增长25%;拥堵延迟指数和地铁客运量也明显高于近年来同期水平;假期前三天,全国电影票房和观众分别为2019年同期的76%、82%;2019年同期以上,旅游业迎来了报复性消费;房地产,五一期间销售季节性下降。
国盛证券表示,在五一假期消费的推动下,第二季度消费仍有支撑。
A股有望在节后表现出韧性
进一步平衡市场风格
回顾4月份a股走势,市场经历了人工智能主题市场引发的资本博弈,市场一度大幅动荡。5月份,大多数机构判断,目前市场结构性市场没有变化,行业交易热度不平衡有望改善。
财通证券认为,过去五年a股“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触发因素主要体现在“长期利率下降”和“北行资本流入暂停”上。但展望未来一两个月,经济温和复苏、中性流动性松散、美联储货币政策边际转松的格局保持不变;与此同时,大多数a股指数仍处于历史低估值水平,配置成本性能突出。因此,研究和判断市场前景,a股结构性市场形势保持不变。
中信证券表示,5月份a股仍处于今年第二个关键多窗口期。目前市场交易依然活跃,两市日均成交额超过万亿元已成为常态,两市成交比例已回到2021年中期水平。
中信证券认为,与4月份相比,5月份国内经济、政策和外部环境继续改善,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将在微观体验、宏观数据和a股业绩三个层面统一,市场上行基础不断巩固。同时,在市场情绪方面,预计5月内外环境改善后,投资者心态将逐渐从短期失衡趋于稳定。财务报告季结束后,投资者应坚持高切低的配置理念,关注上半年繁荣持续改善的品种。
对于早期强劲的人工智能主题板块,中信证券表示,其整体已分阶段失去配置获得超额回报的特点,预计5月份该板块的流动性虹吸效应将继续缓解。
海通证券还表示,近期计算机、通信、电子等早期热门行业已开始分阶段失去市场。展望未来,早期热门行业可能难以持续超额回报。原因是反弹初期第一波上涨大多来自主题炒作,后续要注意基本面落地的可持续主线机遇。
业绩驱动重回资金关注重点
根据基本因素,截至4月30日,a股2022年年报和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披露。机构普遍预计市场将进入业绩驱动的市场阶段。
中金公司认为,2023年第一季度a股整体、金融和非金融利润增速分别为2.2%、11.3和-5.0%。其中,金融业主要受证券公司和保险利润增长的推动;非金融业净利润下降,主要受能源原材料行业拖累。从子行业来看,第一季度业绩增长较大的行业是消费者服务、非银行金融、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钢铁、建材和电子行业下降幅度较大。
展望未来3个月至6个月,中金公司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泛消费产业和房地产链下游(食品、饮料、家电、家居等)的基本维修空间和弹性领域。此外,产业链安全、数字经济等政策支持的增长领域也值得适当配置,如高端制造、科技软硬件、新能源等领域。
西部证券表示,从第一季度报告来看,当前经济复苏方向明确,a股进入业绩触底。结构上,在大宗商品价格高位下跌的背景下,预计中下游毛利率将逐步提高,旅游链、房地产链和TMT行业的利润将更加明显。此外,目前a股资本支出的增长率自2022年以来一直处于上升渠道,传统经济更愿意增加投资。建议投资者关注银行、非银行、房地产、贸易零售、消费者服务等现金流修复方向。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