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志刚 刘立
a股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披露已经结束,但几家上市公司因各种原因“难产”,年报“难产”带来的一系列痛苦反应可能会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新的风险。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5月3日,共有6家上市公司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在这方面,一些资本市场研究人员告诉记者,虽然这些公司年度报告“难产”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在注册制度的背景下,审计机构严格检查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审计机构作为“看门人”,正在有效地发挥验证和检查的作用。
“穿透”审计显著威力
记者发现,由于渗透审计、终止与公司的合作等因素,会计师事务所不能按时提出审计意见,这是财务报告不能按时披露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日,*ST大通宣布,公司股票将于5月4日停牌,因为2022年年报和今年第一季度报告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至于延期披露的原因,公司表示,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要求对公司所有合作伙伴进行渗透审计,包括大型央企、普通民营企业等。公司已全力合作,协调大多数企业提供渗透合作,部分企业正在协调,因为这些企业不是公司,只能通过协商处理,所以进度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不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
回顾*ST大通2021年年报,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1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发表否定意见,公司股票自去年5月6日起被深圳证券交易所退市风险预警等风险预警。
由于与会计师事务所终止合作,ST现代无法按时披露财务报告。公司宣布,由于管理需要,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不再担任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公司聘请中喜会计师事务所担任2022年年度审计机构,但由于接近法定披露日,公司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也无法在原定时间内确定初始数量或披露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
即将退市 年报“迟到”
在推迟披露2022年年报的6家公司中,有2家公司已被重大违法行为强制退市,似乎涉嫌“破罐破摔”。
*ST紫晶4月29日宣布,该公司预计将于4月28日披露2022年年报。截至目前,该公司尚未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也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2年年报和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
*ST泽达详细解释了年报“难产”的原因。4月29日,公司宣布,自收到“终止上市相关事项监管函”之日起,公司积极按要求推进相关工作。由于年度报告编制调整涉及问题多,工作量大,公司董事会和管理人员不足,距离原预约定期报告披露时间仅5个工作日,在此期间公司无法完成多期定期报告编制调整,定期报告披露将延长至2023年6月30日。
记者注意到,4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行政处罚决定》,发现两家公司存在欺诈发行等重大违法行为,已达到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标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当天启动重大非法强制退市流程,提前通知两家公司终止股票上市,并在规定时间内作出终止上市决定。
因此,*ST泽达、*ST紫晶成为科技创新板首批退市股。
工作量过大,财务报告“难产”
交通大学昂立一次性修改6年财务报告数据,工作量巨大,会计师事务所无法按时披露财务报告。
四月二十六日晚,交大昂立宣布,在年报审计过程中,发现多项涉及会计错误的更正事项,对年报数据的认定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保证2022年年报和2023年季报的准确性,公司需要重新编制2016年至2021年的年报。由于工作量巨大,预计去年年报和今年季报不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
交通大学昂利表示,公司年度报告审计机构很难在约定的期限内发布反映公司真实情况的审计报告。因此,公司向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发出了终止相关业务协议的通知,并正在履行相关审计程序。为尽快披露相关定期报告,公司将继续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沟通和协商,包括但不限于中兴华,希望尽快推进审计工作。
今年年初,交大昂立披露了2022年业绩预亏的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约为-1亿元,同比下降约369%(未经审计);扣除净利润约为-1.15亿元,同比减少约554%(未经审计)。鉴于业绩损失的原因,交通大学昂利表示,2022年,公司全资孙公司霍尔果斯仁恒医疗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非机构收入和利润较去年有所下降,仁恒医疗调整了向非机构收取的管理费。
此外,天沃科技于5月3日晚宣布,由于近期市场环境变化,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交易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决定终止重组。为了体现谨慎原则,公司在法定期限(2023年4月30日)前,对重组终止可能对2022年年度报告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审慎的研究、判断和分析,未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和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