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昕怡 记者 张问之
上海聚威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威新材料”)在IPO上暂停审议3个月后,以保荐机构第一创业证券撤销保荐,宣告终止。
聚威新材料的IPO之旅并不顺利。自2022年6月28日上市申请受理以来,公司已经进行了两轮询问,并于今年1月召开了会议,但被暂停审议。在等待第二次会议之前,赞助商“撤回订单”,导致公司提前终止IPO之旅,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除了发起人本身的原因,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现,聚威新材料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包括两个在建项目预算超支、工期计划、毛利率比同行异常高,不仅通过聚威新材料两轮调查,而且成为市委暂停审查的主要原因。
在建工程进度滞后
疑似与募投项目重复
根据招股说明书,聚威新材料主要从事高性能改性塑料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计划筹集3.6亿元,用于生产基地扩建项目、研发测试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
上海证券交易所多次关注公司“两个在建项目”,即聚威工程塑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以下简称“一期项目”)、扩建聚威工程塑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以下简称“二期工程”)。
从审核查询的角度来看,公司一期工程的实际施工周期远远超过计划;二期工程竣工验收后需要进行,落后于计划工期。对此,上海市委在现场询问中要求公司说明两个在建项目建设周期超过原计划的原因和合理性。公司通过增加预算来承担增加的建设成本,并在项目完成前支付所有的监理费,这是否符合建筑业的一般做法。
同时,上海市委要求公司解释是否有积极推迟在建项目结转,延缓折旧计提,将收入支出纳入在建项目,通过项目支付将建设资金转移到其他用途。
此外,上述项目的质量问题和与募集项目的关系也受到了监督和关注。申请材料显示,一、二期项目存在屋顶漏水、屋顶混凝土表面、楼梯台阶砂等问题;募集项目建设地点为上海松江区中山街,类似于在建项目地址。
2022年12月,聚威新材料在回复第二轮询价函时表示,施工质量问题的相关整改工作已经完成。但与此同时,公司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询问下承认,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和研发测试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项目包括在建项目的第二阶段。在这方面,上海市委还要求公司解释内容重复和周期重叠是否存在。
高毛利率的合理性值得怀疑
持续下滑,折射经营风险
聚威新材料的毛利率远高于同行,也备受关注。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主要产品为高性能改性塑料材料,主要用于汽车、新能源、电子电器等领域;与金发科技、普利特、国恩等上市公司相比。
2021年,可比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6.52%、10.84%、聚威新材毛利率16.18%高达27.57%;2020年,上述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5.88%、21.34%、聚威新材毛利率为22.14%,高达36.06%。
市委现场询问要求聚威新材料解释低价策略是否是汽车新能源零部件销售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在采取低价策略时,毛利率仍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主要原因。
此外,公司产品应用领域集中,毛利率下降也受到两轮询价的重视。根据招股说明书,2019年至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虽然聚威新材料收入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稳步增长,但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波动下降31.45%、36.06%、27.57%和25.75%。
聚威新材料解释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受产品结构、价格调整、原材料价格波动、生产工艺成熟度等因素的影响。
但记者注意到,在第一轮询价回复中,聚威新材料透露,公司对中高端产品的定价权相对较强。然而,这一描述可能与实际表现不同。例如,公司中高端产品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产品的毛利率从2019年的45.50%下降到2022年上半年底的23.27%。在这方面,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公司解释产品毛利率逐步下降的原因,是否有可能继续下降。
市委现场调查还要求聚威新材料说明,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公司技术领先但未能实现较大市场份额的原因和合理性;公司产品应用集中,毛利率下降是否表明公司存在重大业务风险。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