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月8日,新华社
民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其发展趋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指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认识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4月21日,第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会议强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中共中央的一贯政策。
在中国经济稳步复苏的今天,新华社记者深入调研采访,倾听民营企业家的心声,感受民营经济发展的温度和脉搏。
市场回暖 显著提高了发展信心
“坐不住,等不起!要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
当记者看到湖北省长江电气公司董事长王新城时,他刚出差回来。参观客户、讨论订单、参加展览、招聘……已经成为他今年以来的日常工作。
位于武汉“中国光谷”、致力于智能能源建设和服务的民营企业对当前经济复苏深有感触。王新城说:“势头很好。第一个月的订单是8.1亿元,第一季度同比增长了15%以上。新订单仍在增加。我们已经充分利用了马力,生产了全负荷运行。”。
市场复苏,订单增加,繁忙指数飙升,这是许多民营企业家在走访中的共同感受。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重申坚持“两个不动摇”、“三不变”,强调“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提出“我们始终以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为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时给予指导”。
许多地方和部门采取积极行动:继续打破不合理的市场准入限制和隐性障碍;促进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加强救助;进一步丰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围绕缓解融资困难、优化商业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措施,继续解决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担忧。
从东海、南海到中部内陆..放眼全国,民营企业鼓足精力,积极行动,努力让生产“忙”起来,投资“暖”起来,物流“跑”起来。
江苏九武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建兵表示:“春节过后,我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出差,忙着谈判和沟通盐湖提锂和政府工业园区的工业污水处理项目,商机明显增加。”,“作为一家为其他公司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企业,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复苏的气息。”
南京天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从白手起家,成为制造业的“个人冠军”,在清洁环境领域不断前进。记者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同比增长10%至15%,工业制造项目和海外出口订单明显增长。
公司首席运营官吴晓泉说:“原因一方面是新年后过去积压的项目开工,另一方面是由建筑市场复苏驱动的。”,“经济复苏正在好转。更重要的是,它从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发出了支持私营经济发展的明确信号。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去年海外市场收入下滑后,广东新宝电器有限公司今年一季度迎来了转机。
这家从OEMOEM开始的企业现在被称为“小型家电隐形冠军”,7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海外。“订单正在稳步上升,出口量比去年第四季度稳步增长。”公司总裁曾展辉说:“市场复苏是一个过程。我们应该抓住窗口期和新机遇。”
民营企业家的感受证实了经济复苏的温暖。第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一系列经济指标稳步改善。
与宏观统计数据相呼应,多个细分领域的指标也反映了企业内生动力增强、逐步活跃的趋势。
——203.9万户!这是一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户数,同比增长10.7%。
——132.7!这是2月份中国“专业特新”创新指数数据,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6%。
——逐月好转!第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8%。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14.4%,占中国外贸总值的52.4%。
通过一组数字,我们可以感受到政策实施后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监测数据,第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3,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最高,交通、邮政、仓储行业等8个子行业指数全面回升;中小企业运营率大幅上升,产量稳步上升。
江苏省工商联主席刘聪说:“从我们的研究来看,自今年年初以来,市场形势一直在改善,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正在恢复,他们的活力和动力也在增强。”,“随着支持政策的不断努力,我们有信心巩固良好的形势,努力为年度最佳结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迎难而上 高质量发展闯新路
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正在努力加强工业和自主创新。
坚持创新不放松,在逆境中苦练内功——
武汉精测电子集团有限公司2.88亿元、3.22亿元、4.54亿元、5.89亿元,2019年至2022年,R&D投资翻了一番多。“近年来,我们的业务压力一直很大,尤其是2022年,新显示行业陷入低谷,产业链上很多企业未能实现全产,但这也给了我们练习内功的机会。”精测电子副总经理沈亚飞说。
业内首款1mm口径色彩分析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面阵色度学参数测量仪..弥补国内空白的“拳头产品”陆续问世,为精测电子带来了三年的收入曲线。
谈到创新,沈亚非深有感触:“创新研发能力强的企业,面对冲击的韧性更强,从困难中恢复得更快。”
苏州太湖雪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玉芳,从放弃教师“铁饭碗”在海上创业,到去年企业成功登陆北交所,依靠坚韧和进取精神。
“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我们选择面对困难而不是等待死亡。”胡玉芳表示,近年来,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直播开辟了销售边界,在网络名人打卡点增加了门店,拓宽了海外销售渠道,加快了品牌出海,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
企业在“链”上协同努力,在加强产业链中实现双赢——
宁波君灵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姚贤君感触颇深。
2020年,这家只有200人左右的模具压铸企业遭受了疫情冲击和企业转型的双重压力。面对最大的困难,姚贤君并没有想过放弃,而是顶住压力,加快了新模式的探索——从单一模具开发到链式布局。
君灵模具通过精心挑选178家小微供应商,打造了协调发展的供应链,共享订单,共担风险,带动周边配套小微企业共同发展。
从2020年获得第一个全工艺链开发项目到2022年,产值从2020年1.2亿元增加到2022年近2.5亿元,再到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00%以上 ...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要想享受创新模式的红利,首先要种一颗‘种子’,耐心培育它发芽。”姚贤君说,企业不仅要看眼前,还要看长远。
各方打出政策组合拳,护送高质量发展——
开局好,困难依然存在。
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洪波表示:“今年以来,公司订单量大幅增长,但由于收款周期问题,订单越多,需要预付的资金就越多。”,“如果能有效缓解营运资本压力,我们将更有信心和保证创新和高质量的发展。”
溢达集团董事总经理黄坤宇表示:“市场正在复苏,但下游企业的季节性和周期性订单减少,主要是短期订单。”,这就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战略,协调当前和长期发展。
继续增加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供给,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确保在财政、税收补贴和税收优惠方面平等对待各类经营者。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实施了一系列扎实的措施。
帮助各项惠企政策,为民营企业发展吃下“定心丸”。
武汉依迅北斗时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北斗+”时空智能领域软硬件的专业“小巨人”企业。近三年来,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扣等政策,享受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优惠1000万元。“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公司研发投资连续多年占12%以上,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0%,预计今年同比增长200%以上。公司副总经理陈红对未来非常乐观。
武汉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张庆说:“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帮助民营企业减轻压力和负担,企业家才能冷静下来,轻装上阵,更有前途。”。
坚定信心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从肥皂生产的小型家庭车间到跨越物流、化工、农业等现代企业集团的发展,见证了37年的发展,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民营企业奋斗在前线,深刻认识到“风浪”、“风浪”。
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汤方明表示:“订单有所回升,但目前企业和行业就像大病初愈,基础不可靠。”。通过努力开发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企业不断探索新的动能和空间。
面对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接受采访的民营企业表示,要点燃智慧,激发热情,增强信心,面对挑战,抓住更大的发展机遇。
坚定信心,在寻找新轨道上抓住发展主动权。
“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民营企业的要求,也给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和积蓄。
经过处理,8个废矿泉水瓶可以“改造”一件t恤。如今,盛虹集团用废塑料瓶制造的再生纤维产能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
盛虹集团从印染开始,然后完成了从“一滴油”到“一根丝”的整个产业链布局,正在加快向绿色低碳、新材料和新能源三个领域的进军。”我们正在增加碳纤维主要原料丙烯腈的生产。今年下半年第四套丙烯腈新材料装置投产后,我们的生产能力预计将成为世界第一。”盛虹集团行政主任王帅说。
武汉普赛斯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鹏表示:“我们不能把‘无人区’视为‘舒适区’,我们必须在深度培育主营业务的基础上找到更大容量的新轨道。”,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崛起,测试需求显著增加,企业正抓住产业链国内替代的黄金时期,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在国内大市场的基础上,增强信心,开拓新空间。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长近30%。宁波振智机械模具有限公司以良好的态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增强了加快国内市场布局的信心。
这家致力于研发和制造大型精密压铸模具的专业新“小巨人”企业最近正忙着加班加点赶订单,并接待了大量汽车公司、原始设备制造商和大型压铸厂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调查和谈判。
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周金荣告诉记者:“在后疫情时代,许多国内汽车公司正在加快转型,逐步从原来的冲压转变为综合压铸模具,这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尽管第二季度海外订单量有所下降,但他们对实现年度目标的信心并没有减弱。
坚定信心,在坚持感情、履行责任的过程中拥抱新的机遇。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促进共同繁荣的重要力量。跟上国家战略,把握发展趋势,企业将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
走进浙江萧山浦阳传化“和美农村中心”现场,一片火热的建设景象。这个项目将于今年8月揭开“面纱”,将成为“农业、农村、农民”创新创业、周边村民就业、游客观光休闲体验的聚集地。
在钱塘江南岸,正在加快建设的传化科技城,已有100多家生命科学企业扎根。
传化集团紧跟国家战略,瞄准未来,从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农村产业繁荣,到加快生命科学布局,不断扩大产业布局。
“我们布局了赖以生存的‘吃饭业务’、徐冠巨说:“发展业务,播种未来业务。”。
多年的实践证明,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目前,中国现代化的画面正在缓慢展开,新的民营企业在征程上有很大的前景。
“拥抱新的机遇,未来的前景是可以期待的。”胡玉芳表达了许多私营企业家的愿望。”我们应该放下负担,大胆发展,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以高质量的发展创造新的辉煌。”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