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
5月9日,2023年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会议在广州开幕。工业和信息技术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在会议上表示,将加强政策指导,计划出台新一轮高质量视频产业发展的连续政策,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视频产业发展新模式的建设。
超高清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莉表示,自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以来,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形成了部省联动、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取得了丰硕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成果。
截至2022年底,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已超过3万亿元。
“在过去的一年里,超高清产业的规模迅速增长。赵志国表示,4K/8K电视机出货占70%以上,5G+8K内容制作和播出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超高清内容和频道不断丰富,国产摄像机和编辑播出设备产业化并投入使用。同时,超高清视频和5G、人工智能技术加快整合创新,不断开创工业制造、文化教育娱乐、医疗卫生、智能交通等领域的新场景,形成新应用,使经济社会发展得以发展。
“全球超高清产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TCL科技首席运营官王成认为,全球半导体显示,新的产业模式已经形成,中国正在成为全球行业的领导者。在大型LCD领域,中国企业产能占世界70%以上,规模居世界第一;在OLED领域,中国有10多条生产线,AMOLED占46%。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面板制造基地,也在不断追赶和超越,将成为全球显示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产业链成熟生态加速形成
“目前,经济正在逐渐复苏,消费正在复苏。车载显示、折叠屏手机、元宇宙、智能医疗、智能零售等新应用场景不断扩大,超高清产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王程说。
王成分析说,目前,中国的超高清显示产业生态更加成熟,预计将突破行业瓶颈。超高清视频产业具有链条长、覆盖面广的特点。目前,产业链已经完全成熟,超高清终端产品也有一定的规模。
“近年来,中国4K/8K电视的渗透和普及加快。随着5G商业化的实施,中国超高清产业将加速从高清面板、拍摄设备、视频制作等上游设备的形成,到机顶盒、光纤、5G基站等传输系统的建设,再到下游内容创作的整个产业链。”王成说。
ZTE董事长兼执行董事李自学表示,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视频作为连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直接影响着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据显示,全网80%以上的数据流量是视频,视频以生产要素的形式融入千行百业。随着5G和4K技术的协调发展,视频的实用属性不断提高,视频+教育、视频+医疗、视频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经济转型+电商、视频+办公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拓展了全社会、全行业的“视频”+视频作为一种生产元素,充分参与了社会各界的发展,塑造了“工业视频时代”。
京东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齐正表示,半导体显示行业经历了周期性的“洗礼”+物联网应用的深度整合希望与合作伙伴合作,改善行业的周期性波动,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目前,各种细分场景需求的增长催生了越来越多的行业发展机遇,使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更加紧密。
计划出台新一轮的连续政策
2023年,全球视听产业正处于重塑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实现视听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针对高清视频产业的发展,赵志国提出: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加快整个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巩固产业基础;三是深化重点领域的综合应用,协调发展和安全。
赵志国表示,要加强政策指导,规划出台新一轮视频产业优质发展的连续政策,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视频产业发展新格局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实体特别是龙头企业和机构的作用,引导各市场实体共同构建产业生态系统,提高产业基本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建设差异化、特色化的视听产业集群。
“我们应该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采取分类措施,重点关注产业链强度不均衡的困难问题,指导和加大对关键环节和关键企业的支持,尽快弥补不足。赵志国表示,针对前端设备企业小而分散的现状,支持培育多家具有自主技术、辐射驱动作用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引领前端产业整体改善。支持广播电视、视听制作设备和系统IP升级,加快数字化、超高清化转型。
王成建议建立产业联盟,保持半导体显示产业的稳定发展。中国企业要增强信心,共同努力,克服困难,保持行业的稳定发展。产业联盟应制定新的产业规则,防止无序产能扩张和恶性竞争,抑制周期波动,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