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新闻记者 卓泳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国香港以服务行业渐长,其占GDP比例超90%。但近几年来,香港科技自主创新逐渐崛起,创业人总数猛增,自主创业行业也从过去的APP、手机游戏,变成现在的集成电路芯片、生物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等硬科技。
在今年多局深圳创投日活动上,中国香港科创界专家教授、创业人数次现身,与内地科创界进行数次深层次交流沟通,中国香港科技创新融进国家经济发展大局意识决心足够由此可见。中国香港科技创新与深圳甚至内地市场之间的互动相融已经加速,但另一方面,彼此协同发展,尤其是在投资融资层面仍存在制约,如何走出困境?
中国香港科创型企业
不断走入大湾区
近年来,粤港科技创新行业沟通交流会话前所未有经常,中国香港科创项目走入内地市场,寻找资金投入网络资源配套激情也日益高涨。起先深圳福田区等多个区访问团聚集赴港拜会港大、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就推动粤港自主创新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层面进行全方位地走访调查沟通交流;接着,中国香港5所院校携14个科创项目于今年3月8日第一次亮相深圳创投日(坪山站),与内地千家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证券公司等积极互动。随后的2次深圳创投日活动上,也都可以看到中国香港创业人携科创项目前去项目路演身影。
去5年,中国香港前所未有地加强了对发展趋势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在2017年至2021年期内,中国香港初创公司总数大幅上升近七成至大概4000家。
中国香港科技创新迅猛发展,但正面临着一些制约。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实践研究)谢智刚刚在深圳创投日活动上曾表示,中国香港初创期新项目经常会遇到三个问题:一是资产,初创团队无法有充足的资金保持公司发展;二是技术性,新项目其背后的技术保障至关重要;三是生态链,项目同一地方汇聚才有助于技术性相通,造成凝集力。
中国香港科创型企业
国内股权融资存制约
“近年来,大家也招待过来源于香港招商团队和科创项目,他们现在的确非常认真。”卓源资产老总袁宏伟对记者表示,从技术研发来说,的确有许多海外技术大牛会把中国香港做为技术研发和项目孵化的最佳选择地。虽然中国香港科创项目不断现身国内投资界,创业创新大赛也吸引了许多国内VC/PE的高度关注,但终归要看的多投得少,因素在哪?
“人们大量把中国香港当作一个中国联通国外窗口,在中美贸易摩擦下,中国大陆的高科技技术有可能被或多或少抹杀,但中国香港却能够成为一个既未受严格封禁,又能够吸收国外尖端技术,并内地键入、卵化落地对话框。”洛克斯资产执行总裁李音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明。
小编经过访谈多名投资者了解到了,针对中国香港科创项目,大家比较的体验是:有一定的技术性,却还很早以前不大。“一定要让这种科研成果摆脱试验室,推向市场,能够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亲睐。”袁宏伟表明。
除此之外,也是有投资者强调,国内VC/PE项目投资中国香港科创项目全过程仍不是很流畅。“纯人民币基金投中国香港新项目,走一些申请流程,假如国内组织重视的中国香港新项目,项目公司一般都会设立一个架构设计,或在国内成立一个分公司,但双向架构设计就较为复杂了。”澳门自主创业及基金投资研究会国内联合会副书记麦世泽直言,现阶段香港和内地在交易里的数据共享仍存在一些阻碍,现阶段的变化是,中国香港初创企业立即落户口国内,在大陆市场融资和发售。
据统计,除开资金流动受阻,粤港科技创新协作还面临跨境电商政策供给与连贯性不足的问题。比如,中国香港科技人员参加国内新项目并未得到全方位准入条件,有关科技人员或组织须与内地企业合作才可以申请办理我国科学研究资产;科学研究试品、试剂、基因遗传材料等物资出入境签证步骤较复杂,等。
在日前深圳创投日龙华站中国香港盛典上,相关证监会发布人士透露,粤港科技创新协作需要一些服务平台,把香港高校项目、投资者和国内项目和投资者相互连接,然后去做网络资源等方面连接。
除开重要平台与媒介构建沟通桥梁,国内政府机构还要再在其中“添一把火”。植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钟阿隆对于此事明确提出三点构想:一是能不能容许中国香港科研单位申请办理地方政府的重点高新科技创新基金;二是科研成果自身能不能做跨境电商迁移;三是能不能对于科技人员设定地市级方面的荣誉奖,推动粤港技术性互动交流。
只需创建“软联通”,粤港科技创新连动眼前无疑是一片坦途。“只需中国香港研发团队进到国内后可以获得相关部门促进、得到与其相符的产业发展成效,我们是很乐意来投资的。”李音临表明。
李音临还提了2点提议:一是要专注于一个地理信息产业,项目研发务必专注于一个方向;二是要取出国内的确都还没的海外关键技术专利权。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