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新闻记者 叶玲珍
4月底至今,碳酸锂市场价摆脱“上位大跌”伤痛,迈入急涨市场行情,工业型、电池级碳酸锂全新销售市场平均价各自达23.5万余元/吨、24.75万余元/吨,较上月的年之内底点各自增涨超70%、35%。
“近期能感受到热点板块出现了一丝转变,每日询单的人非常多,但交易量依然不是太理想化,总体供不应求。”华北地区一家锂盐厂内部人员告知证券日报·e公司新闻记者,“不过大家早期亏损面已经非常大,现在都不用着急交货,新客的小批量采购临时拒接。”
涨价增强了锂盐工厂的挺价、捂盘心态,市场供给流入市场一手货源减少,促进价钱进一步上涨。但大部分采访人员看起来,这轮碳酸锂增涨多见心态引动,虽短期内行情强悍,但是目前需求面并未企稳向好,无法对目前上涨建立一套完善支撑点。对于价钱什么时候真真正正稳中有进,需待心态面和需求面迈入双向修补,最后在于中下游全车销售量周期性走高的期望兑付,及其早期高价位商品库存市场出清状况。
急涨激发捂盘心态
这轮碳酸锂价格回暖最先表现在期货交易端。4月14~18日,无锡电子盘好几个碳酸锂合同持续多日上涨幅度超10%,自13万余元/吨底端快速拉升到约20万余元/吨。4月中下旬至今,上述情况合同持续震荡上行行情,现阶段都已贴近28万余元/吨。
期货交易增涨快速传导至现货交易市场。4月中下旬,碳酸锂止跌企稳,5月份至今加快上涨,并逐渐向期货交易价格看齐。5月11日,蓝科锂业举办工业级碳酸锂竞拍,600吨工业级碳酸锂最后卖价处于24.1万~25.1万余元/吨中间,不但高于当日销售市场平均价近20%,更超过了当日电池级碳酸锂期货价格,直接把销售市场上涨心态打满。
上海钢联资料显示,全新电池级碳酸锂、工业级碳酸锂销售市场平均价各自报24.75万余元/吨、23.5万余元/吨,较4月份年之内底点各自增涨超70%、35%。
伴随着碳酸锂价格增涨,热点板块出现微妙的变化,生产厂家捂盘心理状态被激起。“前不久要卖都卖不掉,目前是中下游想购买,我不愿意卖出去。”上述情况锂盐厂人士透露,总之都已亏掉这么多了,现阶段的价格也是不能填补前期亏本,比不上再等一等。
“从4月底逐渐,许多锂盐厂都捂住不交货,进货难度系数显著增加。目前市面上的现货交易特别少,我们自己的货或是以前购买了囤在仓库。”华东区一位贸易公司还向证券日报·e公司新闻记者说明了上述所说情况,当前公司只向都相互了解的老顾客供应,新客几乎不招待,即使价格都是往变高报。
“外采原料的锂盐厂早期都积攒了高价位库存量,一旦交易量则意味着亏本,就会直接表现在盈利端,在目前涨价行情下,捂住出不来也许是较明智的选择。”华东区一位锂电池项目投资人员直言。
“销售市场都是有买涨不买跌的心态,目前低价货源比较稀有,一旦释放也会很快抢不到掉,一部分急单必须高过市价选购才可以交易量。”隆众资讯锂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师曲音飞表明。
但是,看起来人声鼎沸的价格上涨氛围中,目前市面上具体交易量并没有显著变大。“最近尽管询单比较多,但基本上都是贸易公司。带单选购的实体线顾客,以小批量生产试单为主导,采购数量不是很大,最多几十吨,并且竞价都不会非常高。”上述情况锂盐厂人士告诉证券日报·e公司新闻记者,销售市场还没到抢的程度。
曲音飞亦表明,现阶段锂电产业链犹豫和博奕心态还在持续,锂盐厂高价位交货难度系数还是很高的。
要求末见显著有起色
综合性提供及要求的情况看,大部分采访人士认为,这轮碳酸锂价格急涨主要是由心态推动,短期内仍然会持续强悍行情;但在需求面,现阶段对比一季度虽然有一定程度变好,但并无法满足目前的涨幅。
“在一季度全产业链团体去产能的大环境下,一部分下游企业拥有刚度补财库要求。”上述情况锂盐厂人士透露,但从用户购置的情况看,现阶段依然采用背对背订单方式,有刚性需求订单信息才能向上游购买原材料,都还没进到规模性补财库环节。“如今碳酸锂一天一个价,但减少了要求支撑点,实际上心里也是没数。”
乘联会数据表明,4月份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市场零售52.7万台,去年数量比较低的大环境下,同比增加85.6%,但同比却有一定的下滑,微降3.6%,火爆的“价格竞争”并没有产生销售额的上升。
要求并未全方位转暖从中下游厂家的采购策略可见一斑。“企业目前针对原料的购置还处在偏保守的情况,除保持一定的库存值外,不容易轻率压货,备货周期还会变长,整体以灵便库存量为主导。”华东区一位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商告知证券日报·e公司新闻记者,做为全产业链中间商,不但需要关注上下游价钱,更要看下游的要求,现阶段尽管感到要求有一定的转暖,但都还没下去。
在上述情况锂电池项目投资人员看起来,如今产业供应链动工状况虽比3、4月份好一些,但总体都还没恢复生机,只能算是延缓了一口气。
隆众资讯电池正极材料投资分析师宋晶亦向证券日报·e公司新闻记者表露,正级厂现阶段的动工状况仍处于中底位,据调查三元材料总体产销率不够五成,磷酸铁锂电池不够四成,锰酸锂电池、钴酸锂电池可能就在三到四成的水准。“正级厂往上购置仍然以刚性需求补货为主导,即使留出一定的余量,主要是基于后面明确订单。”
上述情况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商强调,要求不容易在一夜之间突然冒出,每个企业对转暖数据信号的认识都不完全一致,一般只能依靠与核心供应商、核心客户维持积极沟通,以保持对行业的敏感性,这就使得销售市场对未来预估也存在一定差别。
但是,在初期碳酸锂下挫后,锂电行业一季度备受库存量资产减值之痛,销售业绩显著,现阶段锂价稳中有进或者产业供应链一同呼吁。4月底至今,伴随着碳酸锂价格回暖,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电池、三元材料等价格也是逐渐超跌反弹反跳,传输效用早已呈现。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每一年的6月全是锂电行业逐渐上量节点。在今年的状况尤其独特,在一季度的原料价格下挫和交易量缩量下跌的情形下,中下游库存量加快市场出清,但在需求量起未起之际,价钱提早1月弯道超车也并不意外。”上述情况锂电池项目投资人士透露。
销售市场积极信号已至
“个人觉得,最近碳酸锂价格增涨,还算不上转折点,最后能不能稳中有进需要考虑两个自变量:一是后面市场需求的身体情况;二是早期高价位商品库存消化吸收进展。”曲音飞直言。
市场需求的转暖时段虽比较难预测分析,可是却一季报状况得知,现阶段全产业链已经进入深层去产能环节,最近一部分头部企业还在不断释放出来信息,表露销售市场回暖数据信号。
赣锋锂业一季报表明,截止到一季度末库存商品期末数为640亿人民币,较2022年底降低127亿人民币,从存货价值来说,去产能进展在加速。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一季度末存货余额分别是79亿人民币、66亿人民币,较最初各自降低8%、13%。
电池正极材料厂更符合上下游,价格传导迅速,去产能驱动力更强,且实际效果甚为明显。湖南省裕能一季度末库存量账户余额17亿人民币,较2022年底降低32.71亿人民币,减幅达65.8%;德方纳米、当升科技、长远锂科一季度末存货余额分别是24.93亿人民币、16.86亿人民币、14.25亿人民币,较2022年底减幅各自达51.43%、41.15%、36.92%,都已小于2022年一季度水准。
大部分业内人士表示,这轮去库存周期的主要观查时段在二季末,所以目前全产业链排单及客户订单状况已经有积极信号。赣锋锂业强调,企业补库存量比较灵便,还会观查销售市场重要原材料如碳酸锂等价格波动,制订相对应应对措施,但从4月份前两个星期的情况来看,觉得(销售市场)在逐渐好转。亿纬锂能表明,现阶段原材料价格早已保持稳定,从5月份逐渐会全面恢复生产制造,从排单的情况看,对比一季度会出现大幅度提升。而据高工锂电调查,一部分电池正极材料厂人员谈及中下游采购单已经有修复征兆。
终端销售数据信息亦表明销售市场在慢慢变好。据汽车销量信息,5月1~7日,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零售9.9万台,同比增加128%,同比增长率38%;近年来总计零售194.3万台,同比增加39%。5月至今,“价格屠夫”特斯拉汽车2次价格上涨,对市场情绪有一定的提升,业界觉得,有希望刺激性犹豫订单信息,促进顾客恢复原来的选购节奏感。
除新能源车之外,锂电池运用的另一支系储能技术行业在今年的有希望放量上涨。阳光电源引用外界第三方机构的预测数据,强调在今年的储能技术装机容量将达100GWh,与往年对比市场容量翻番;赣锋锂业及国轩高科均预估,在今年的储能行业增长速度要比动力锂电池更高一些。
矿端价钱亦有希望对碳酸锂销售市场产生支撑点。近日,宜春市414矿2.2%锂云母钛精矿8000吨竞拍完毕,卖价8666.66元/吨,由此计算,碳酸锂成本费超30万余元/吨,明显高于现在市场平均价。
光大证券券商报告强调,5月锂电池下游产业总体排单稳步发展,此外特斯拉汽车摆脱销售市场减价预估,国内需求正由淡旺季向高峰期衔接。但碳酸锂库存量依然在上位,要求恢复幅度尚未落地式,预估锂价依然在探底全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要求转暖及锂价真真正正稳中有进以前,锂电板块股票价格已先运行。5月第二周万得锂离子电池指数值上涨幅度近1%,明显强过沪深指数300指数值,在其中赣锋锂业、亿纬锂能个星期内均上升超4%;天力锂能、德方纳米、璞泰来在板块涨幅居前,各自增涨13.82%、7.75%、6.23%。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