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张军
在今年的8月27日,中国证监会了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个人行为有关规定,上市企业存有大跌、破净情况,或是最近三年没有进行股票分红、总计股票分红额度小于最近三年年平均纯利润30%的,大股东、控股股东不得通过二级市场高管增持本公司股份。
本次发布的减持新规最鲜明的特点取决于将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高管增持条件及股息分红及股票价格挂勾。减持新规的底层思维就是只有把公司运营好,大股东或控股股东才有机会开展高管增持,从某种意义上是设立了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高管增持违法行为的绩效考核体系,也更大程度确保大股东、控股股东与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一致性。
现如今,减持新规已公布一个月,现行政策效果怎么样,什么高管增持个人行为遭受抵制?是否有一个新的“花样”高管增持个人行为?
最新政策满月效果显著
减持新规执行己满一个月,上市企业重要股东(包含大股东、控股股东、控股股东、董监高等)高管增持经营规模大幅度下降。据Wind数据分析,8月27日至9月26日,上市企业重要股东参照高管增持总市值大约为126.71亿人民币,同比7月27日至8月26日的336.04亿人民币降低62.29%。
上市企业关键高管增持经营规模减少,减持新规效果立竿见影。据Wind数据分析,8月27日至9月26日,上市企业重要股东净高管增持规模达到73.05亿人民币,对比7月27日至8月26日的297.66亿人民币显著减少。
减持新规选择的通常是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高管增持个人行为,最新政策公布后,上市企业第一减持额度大幅度下降。据Wind数据分析,上市企业第一大股东7月27日至8月26日期内高管增持参考市值大约为42.73亿人民币,而8月27日至9月26日,上市企业第一减持额度缩减至20.58亿人民币。
上市企业关键股东减持额度降低,主要是由于减持新规从大跌、破净、年底分红等多个维度,给发售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高管增持戴着“金箍”,多家上市公司大股东、控股股东积极对比最新政策规定,停止减持计划,也有一部分企业董监高出自于稳定市场预期等用意,积极停止减持计划,或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不减持等。
据Wind数据分析,从大跌角度观察,两市有820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高管增持受到限制;从破净角度观察,有364家;从年底分红未达标角度观察,有1292家。
“减持新规执行满月,A股上市企业关键股东减持额度明显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减持新规产生了一定的实际效果。”黑崎资产首席投资执政官陈兴文向证券时报记者表明,减持新规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市场平稳,避免高管增持个人行为对股价导致过大冲击。减持新规的实行促使关键股东减持个人行为受限制,高管增持经营规模明显降低,有利于减少销售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与风险,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约百家公司公司股东
停止高管增持
减持新规公布后,多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提前结束了减持计划。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数据显示,8月27日至今,已经有约百家公司发布公司股东停止减持计划公示,在其中,发售公司控股股东、控股股东、董监高是停止高管增持关键组成部分。
比如,9月22日,皇氏集团公告显示接到大股东黄嘉棣开具的通知函,根据自己的情况,黄嘉棣决定终止减持计划。据皇氏集团先前公示,黄嘉棣方案自7月中下旬起,以集中竞价方式高管增持不得超过上市企业2%股份。由于该减持计划并未执行,黄嘉棣依然拥有上市企业24.78%的股权。
除皇氏集团外,金桥信息、恒信东方、威博液压等多家上市公司大股东提前结束减持计划。怡合达、康雅股权、奥迪威等多家上市公司持仓5%以上股东,出自于“对上市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自信”等方面考虑,纷纷开始提前结束减持计划。
陈兴文觉得,上市企业重要股东自行停止减持计划、承诺不减持公司股份对A股销售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先,这说明重要股东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股价表现表明自信心,提升了销售市场的稳定性和投资者的信心。次之,这种做法能够减少销售市场的供给工作压力,尽可能减少股价冲击性,有助于维持销售市场的正常使用。最终,重要股东自行停止减持计划也可以改善企业的管理体制,增强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任和合作伙伴关系。
增持计划日渐增多
除开提前结束高管增持和承诺不减持外,也有多家上市公司、董监高公布增持计划。
如中国电建集团9月26日收盘后公示,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自公告披露的时候起6个月内,根据上海交易所系统软件许可的方法加持企业A股股权,总计加持不得低于加持前公司已发行总股本1%,不得超过加持前公司已发行总股本2%,加持总额总额不超过24亿人民币。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数据显示,减持新规公布前一个月,大约是31家公司公布关键股东增持方案,减持新规后一个月,增加到38家。
值得一提的是,减持新规公布后,公布减持计划上市公司也大幅降低。据Wind数据分析,减持新规公布前一个月,大约是217家公司公布股东减持方案公示,减持新规公布后一个月,公布减持计划公示上市公司急剧下降至个位。
也有上市企业尽管在减持新规后发布公司股东拟减持公示,但随后就迅速撤销了有关减持计划。比如丽人丽妆8月29日公告显示,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上海市丽仁自主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及其一致行动人扬州市丽秀自主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因自身融资需求拟减持IPO前获得股权,总计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702.12亿港元,占发售公司总股本的1.75%。
但是,丽人丽妆接着迅速公布撤销减持计划的通知。丽人丽妆称,股东方考虑到其本身的资金需求早已另有安排,确定撤销本次减持计划。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