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冷春柳
2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开始实施满3个月。国家社会保险综合服务平台表明,现阶段,个人养老金的四大产品都已现身,再加上昨天获准的11款投资理财产品,目前共有619款产品能够投资者选择。
业内人士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开局良好,下一步的关键是如何把个人养老金经营规模发展壮大,让社会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壮大下去。就目前个人养老金的银行开户数量以及资产缴交额来说,投资人依然存在一定观望情绪。将来需进一步加强投资讲座,并继续完善有关政策,有关金融企业也需要根据完善服务、提高长期投资等形式提高诱惑力,使人们更积极开展。
开局良好组织积极开展
备受瞩目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于2022年11月25日启动实施,距今3个月。
据国家人社部负责人介绍,截止到2022年年底,全国各地有接近2000数万人开启个人养老金账户,个人养老金资金帐户交费人数超过600数万人。据2月23日举行的“北京市养老服务金融信息服务专题讲座新品发布会”信息,到现在为止,北京辖里有22家金融机构发布个人养老金商品,设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约190万家,缴交资产超出38亿人民币,以活期存款为主导。
从产品范围来说,现阶段个人养老金有四大类共619款产品能够投资者选择。在其中,存款产品数量最多,一共有455款,分成零存整取、定期存款、定活两便等几种;股票基金产品133款,主要分目标日期基金与目标风险基金两类;保险理财产品13款,当中8款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除此之外,也有投资理财产品18款。
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全球个人社保研究所理事长房连泉对《证券日报》记者说,在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开局良好,个人养老金的银行开户、交费、项目投资及其领到等环节规则清晰明确,全国各地信息系统服务服务平台成功开启,各金融企业运营管理系统成功列入。
各种金融企业积极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流程,特别是有着前面银行开户竞争力的金融机构,现阶段各家银行都是在大力发展,激励顾客设立个人养老金资金帐户。人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社会养老保险具备“确保+波动”的特征,可以在中低风险前提下获得更佳盈利。从消费者咨询来说,现阶段最受关注的2个关键是抵扣个税怎么操作,及其在哪个银行渠道可购买。“截至今年2月初,企业个人养老金商品件均保险费用超1.1万余元。与此同时,顾客展现出年轻化特性,40周岁以下群体占比达50%。”该负责人表示。
投资人也密切关注个人养老金,“是不是设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用什么产品好?”变成热门话题。生活在北京的陈璐(笔名)告诉记者,“我已设立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现阶段购买了一部分银行存款产品,也有部分信用额度提前准备买同类产品,想再比较一下。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出后我便积极开展,只当定期储蓄,为养老生活打下基础。”
西南财大等组织前不久联合发布的中国家庭财富指数值调查年报表明,在开启个人养老金账户后,绝大部分住户准备选购养老保险产品和投资理财产品等低风险养老产品。
应对四大类六百多款个人养老金商品,投资人理应如何选择?对于,业内人士表示,全部列入个人养老金的商品都具有运行安全性、完善平稳、标底标准、偏重于长期性升值等本质特征,在这个基础上,投资者可以结合自身的股票投资风险选择不同商品。
发展壮大仍待多方发力
在获得良好开局后,个人养老金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壮大,使社会保障的三个支撑完成更为均衡发展。
房连泉表明,从现在已经设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及其缴交额度看,投资人依然存在较明显的犹豫心理状态。比如,依据北京数值计算,平均缴交资产约2000元;截至今年1月底,成都市110多万户共缴交资产近8亿人民币,平均缴交资产约727元,平均缴交信用额度和政策许可的每一年12000元限制有较大差距。个人养老金多见长期性商品,进军个人养老金新产品的金融企业应发挥自身优势,以较为理想收益率来吸引顾客。
“我没开启个人养老金账户,通常是感觉之后买了一套房子也就没有闲钱存进帐户了,因此还在纠结。”生于1996年的童毅(笔名)对记者表示。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目前还没有开启个人养老金账户得人关键出自于几个方面缘故,一是工资不高,觉得参加个人养老金的避税效果不佳;二是一部分年青人之后购房或子女教育支出可能还需要巨额资产,而个人养老金一定要进行长线投资,流通性受到限制;三是现阶段商品较多,还没有深入分析和比较。
对于此事,权威专家提出了相应提议。清华五道口金融学校中国保险业与养老保险金研究所科学研究责任人朱俊生先前对记者表示,现阶段每一年1.2万余元个人缴纳税前扣除标准比较低,具体抵扣额度比较不足,避税效果不佳,提议适当提高。与此同时,提议创建抵税信用额度与社平工资提高指数值相关联的动态调整机制,未来随着经济发展收益水平的提升,动态性提升税前抵扣信用额度。
除此之外,有保险公司表明,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发现,投资人选购本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流程比较繁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家的投入激情。因而,希望在个人养老金示范点期内优化提升养老保险产品购买过程,提升用户体验。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