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编写 叶玲珍
“伴随政策推动、电力市场改革的推进,储能技术的使用场景也会更加多元化,进到快速发展阶段。而电化学储能具有所在位置限定小、基本建设周期时间短、成本费不断下降等优点,与此同时能与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紧密结合,减轻可再生资源可靠性差的问题,预估将是未来的主力储能。”全国人民代表、国轩高科研发工程院机加工部总监姚金健告知证券日报编写。
专注于锂电池行业很多年,姚金在世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增添了加速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规划、修定新能源重卡有关国家标准等相关建议,为新能源技术行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近些年,在我国电化学储能进到集约化发展环节,《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表明,2022年在我国新型储能新增加规模超过7.3GW/15.9GWh,输出功率经营规模同比增加200%,动能经营规模同比增加280%,锂电池占新型储能比重达97%。2022年,中国公司在全球市场里的动力电池(没有通信基站/大数据中心备电类充电电池)销售量达134.6GWh,是2021年同期4倍多,出入口比例超出55%。在未来5年,在我国新型储能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仍将突破50%。
但是,在姚金健看起来,在我国电化学储能产业链现阶段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存有国家标准研制落后、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上游原材料进口依存度高、新型储能市场机制有待推动、核心技术亟待提升等诸多问题。在行业格局层面,储能企业参差不齐,价格竞争、恶性竞争状况经常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持续发展。
姚金健提议,加快构建电化学储能规范,搞好从上至下顶层设计和最短路径算法,并加快推进电化学储能产业链“补链”“强链”, 提升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或技术领域的“受制于人”阶段,持续推进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与此同时健全新型储能市场机制。在技术研发及原料供给方面,他建议进行储能技术展望关键技术研究,提升新型储能关键技术攻关,灵活运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证锂资源安全性。
近些年,以重型卡车为代表商用汽车向汽车电动化、低碳化转型发展进程加快,但现行标准外廓尺寸、品质限制值条件下,电动商用车在具体推广过程中存在诸多难题。“以换电池重型卡车为例子,因为总重量相比传统燃油重型卡车广泛重2.5~3吨,换电池重型卡车装载量降低,进而影响车辆使用经济效益。”姚金健表示,除此之外,选用“动力电池包背部换电池方法”的换电池固接火车全车长短将达18.5m,超过执行标准长度限制值。
姚金健提议,有关部门对执行标准中汽车及挂车的最大允许轴荷、最大总质量和长短限制值进行调整,助推新能源货车全面推广。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