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欢老师
*ST兴盛的退市风险警示逐渐增加。
2月15日夜间,*ST兴盛公布风险防范公告显示,企业股票自2月3日起,收盘价格均低于1元。若企业股票收盘价持续20个交易日内小于1元,将碰触买卖类暂停上市情况。
除开遭遇买卖类强制退市风险性外,*ST兴盛还巨大几率碰触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值,股票退市多少定局。
遭遇多种退市风险警示
因经审计的2021年期末净资产为负数,*ST兴盛曾在2022年5月6日被实行暂停上市。
1月30日,*ST兴盛公布2022年销售业绩预亏预告片,企业预估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纯利润大约为-3.8亿元左右,期末净资产大约为-4.36亿人民币。假如2022年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再次为负,企业将碰触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值,企业股票有可能被暂停上市。
除此之外,*ST兴盛还面临着买卖类强制退市风险性。资料显示,自*ST兴盛公布2022年本年度年报披露时间至今,投资人“不买账”,公司股价无量跌停,马上就跌破了1元“警界线”。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业人士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ST兴盛自公布年报披露时间后股票价格连续下跌,说明投资人对企业前景持消极心态。与此同时,这也反映了退市新规出台后,投资人对公司的经营和经营情况有更大的关注与高度重视,对违规操作和经营风险有较低的承受度。
截止到2月15日,*ST兴盛收盘价格已经连续9个交易日内小于1元,若股票收盘价持续20个交易日内小于1元,企业股票或要被暂停上市。
“依据退市新规,遭遇退市风险警示的个股通常是销售业绩、经营情况恶变、违规违纪等问题严重的企业。投资人要选择股票基本面较好的企业,同时还要保持理智的投资心态,留意风险管控与预防。”以上业内人士认为。
多次获得亏本
一落千丈的财务数据是*ST兴盛来到股票退市边沿的重要原因。
公开数据表明,*ST兴盛的主要业务为浙商煤业集团旗下天津金矿石和警鑫金矿二座矿山开采的黄金开采、选冶、生产加工及销售。因为浙商矿业资源储藏量和黄金产量比较低,产品构造单一,2018年、2019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断亏本。为提升持续经营能力,*ST兴盛把大股东兴盛工贸公司的闲置资产——年产量150万吨级翻车机焦碳生产流水线租下来,进行焦碳生产加工生产经营活动。
焦碳业务流程并没有改变*ST兴盛的运营能力,企业2020年、2021年再次亏本。
2022年,*ST兴盛预估完成营业成本约5.73亿人民币,完成亏损3.8亿元左右,扣非后亏本3.8亿元左右。
对销售业绩预亏的重要原因,*ST兴盛表明,由于国内原煤价格不断较高,导致焦碳生产制造成本过高,加上焦炭价格一度下降,驱使企业削减焦炭产量,造成焦碳业务流程较2021年度出现较大亏本;分公司浙商煤业金子销售量较2021年度降低,固定不动费用较高,造成金子业务流程亏损;2022年度,企业物流采购受到限制,金子选矿厂和焦碳生产制造不可以正常运作,对企业经营效益造成一定影响。
上海市东方剑桥律师事务所律师娄霄云告诉记者:“*ST兴盛的黄金和白银焦碳业务流程好像远离了领域股票基本面,上游的价格上涨根本没办法传导到中下游。2020年、2021年至今金子物价指数和焦炭价格指数值都踏出翻番市场行情,2022年一样维持高位,可是企业这两项业务利润率不断为负,而且亏本金额展现扩张发展趋势。”
资料显示,自2020年4月份投入生产至2022年三季度,*ST兴盛焦碳生产流水线利润总额累计为-4.14亿人民币。应对如此大的亏本,*ST兴盛挑选从2023年1月份起不会再续约焦碳生产流水线。
“除开焦碳业务流程,*ST兴盛的3笔违规担保还在不断降赔上市公司资产。”苏州市证禾股票基金私募基金经理徐志强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
2017年,*ST兴盛违反规定为兴盛工贸公司以及关联关系的3笔贷款给予连带责任担保,合计金额为4.5亿人民币。依据法院判决书,目前已经总计记提预估损害4.42亿人民币。
值得关注的是,因未能及时公布诉讼公示且有关担保债务已逾期,与此同时,企业并没有就关联担保事宜执行股东会及股东大会审议程序流程,也未能及时公布,上海交易所也对*ST兴盛及荣华工贸公司、关联企业兴盛农牧业及其相关负责人予以了公开谴责。
“对*ST兴盛违反规定给予连带责任担保一事,但凡2017年1月31日至2020年11月27日买进,而且2020年11月27日所持有的投资人,都可以申请赔偿损失。”娄霄云表明。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