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增量建设到存量提质,从工具数字化到全流程协同,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正迈向标准化、规模化新阶段。
作为行业数字化转型使能者,广联达精准把握行业企业转型需求,构建起覆盖技术赋能-人才共育-实践验证的全周期服务体系,通过国产BIM成果转化推动技术落地,通过企业赛事提供实践场景,进而助力设计企业打造高水平的人才团队、构建体系化的数字设计能力,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系统性支撑。
今天,让我们继续探寻那些先锋设计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故事,看广联达如何以国产BIM技术为核心,通过全流程系统化赋能,助力他们在转型深水区中破浪前行。
一、中机六院×广联达:精细化设计的“数字底片”
作为大型综合甲级设计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中机六院”)依托全产业链资质优势,率先在济源市5G+数字化应用基地项目中开展国产BIM技术深度实践。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5.15万平方米,以打造“研发-生产-展示-培训-竞技”五位一体的数字化标杆为目标,成为国产BIM产品赋能工业建筑精细化设计的典型范例。
(一)AI驱动设计优化
通过广联达AI灵感创作平台快速生成方案渲染,结合日照、采光、视野仿真分析,实现从“被动合规”到“主动优化”的转变,提升建筑舒适度与节能效益。
(二)施工图设计与资源沉淀
采用数维平台实现全专业参数化设计,并建立企业级构件库,提升构件复用率;通过数维软件创建标准化资源库,实现从“零散建模” 到 “系统管理” 的升级。

(三)管线综合与净高精准控制
对34个关键区域进行净高分析,优化6处净高冲突,提升净空200mm高度。

依据深化设计模型,自动检测机电与结构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提高预留洞口有效使用率至90%以上。
(四)项目经济性突破
基于BIM模型直接生成GFC算量文件,避免重复建模,节约造价端10个工作日的作业周期;标准层走廊管综设计中,通过对比选用经济性更优方案,节省机电、支吊架工程量5%。

二、基准方中×广联达:国产BIM+AI驱动转型加速
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基准方中”)在邛崃高铁片区站商品房项目中,以国产BIM+AI双轮驱动提升项目设计质效,并为企业沉淀了正向设计出图标准、自定义构件等有形数字资产。
(一)AI技术创新应用实践
• CONCETTO-AI方案分析
使用CONCETTO,高效进行方案日照、采光、风环境、碳排放等分析,与传统分析软件误差不超过5%。
• CONCETTO-AI成本估算
采用品CONCETTO对项目成本进行AI估算,准确度高,符合真实投资。
• CONCETTO-AI方案渲染
针对原方案效果图模糊部分进行AI渲染深化,补全方案造型,指导施工图正向设计建模及出图。

(二)管综深化提升设计质量,减少施工变更
设计阶段提前解决专业间碰撞79处,消除单专业错漏碰缺102处,降低风险、减少无效成本,保障项目品质。同时管综深化好上手,对生产项目施工图模型深化提效明显。

(三)三维轻量化协作促沟通提效
与施工单位实现线上交互,确保上下游问题及时处理,现场问题高效解决。重难点区域采用轻量化模型交底,确保设计意图精准传达到施工方。

此外,基准方中还联合广联达共同举办了"国产软件赋能设计创新·AI技术驱动产业升级"AI+BIM设计技能大赛,持续深化双方战略合作,通过学练比评一体化赛事体系为企业锻造“数字化铁军”,进一步升级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三、黑龙江省院×广联达:打造区域数字化标杆
哈尔滨都市圈五站服务区是集餐饮、住宿、展览、维修、养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高速公路服务区,在该项目中,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下称“黑龙江省院”)采用建筑方案设计软件CONCETTO和广联达数维设计软件,完成方案优化、协同设计、成本控制与项目管理,积极探索数字化设计转型新方向。
• AI技术应用
同样采用CONCETTO实现AI灵感渲染,日照、采光、视野、风环境等仿真分析,以及方案的AI估算,赋能前期方案设计提效。

• 多专业协同设计
运用广联达BIM设计平台完成项目、人员、设计进度统筹策划,并通过云平台实现各专业实时数字化交互与数据共享,达成数字化统一管理,提升协作效率。

• 设计算量一体化
初设模型建立过程中,随时通过数维软件内置云算量插件BIMQ完成过程算量,方便设计师进行量的控制。
• 多方轻量化协同
通过云端轻量化浏览器,设计方、施工方、建设方均可直观、清晰了解项目设计进度、深度等信息,并实现线上交流与互动,降低沟通协作成本。

• 机电计算分析
软件自动读取模型信息进行防排烟、空调负荷、照度、风系统水力等计算,保障设计的准确性。
• 智能审查
利用平台自带的智能审查功能,在送审前对各专业涉及的强制性条文开展全面的内部终审,有效提升审核、审定工作的精准度与效率。

四、华东院×广联达:赛事为基赋能技术跃迁
面对持续升级的行业需求与不断迭代的设计技术,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华东院”)联合广联达,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2025年度BIM应用技能竞赛,旨在以国产BIM技术为核心路径,将赛事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重要实践载体,构建全新的数字化应用平台,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
(一)院内竞技 多维赋能
本次竞赛面向华东院各分院设计师,全面考验参赛者的BIM建模能力、应用深度及创新思维.
• 赛题实战化
结合院内真实项目需求,涵盖建筑全专业等建模任务,推动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
• 评审专业化
由华东院数字化小组联合广联达技术专家组成双重评审团,确保评分公平公正。
(二)定制培训+院内支持
为助力各分院设计师高效备赛,广联达提供专属赛前培训。
• 软件实操
数维房建、机电等专业软件定向教学,贴合院内项目特点;
• 案例解析
结合华东院24年经典项目,提炼建模技巧与协同设计经验;
• 院内答疑
建立分院专属沟通群,技术专家实时解答问题,确保作品高质量落地。
(三)广联达全链路技术护航赛事
软件资源开放数维房建、机电等全系设计软件,并提供院内专属授权。数据资产沉淀通过赛事沉淀院内BIM设计标准,推动流程规范化。成果展示广联达官方公众号、视频号全程跟踪报道,优秀作品向行业展示华东院技术实力。
从项目实战到赛事育才,从技术赋能到生态共建,广联达以国产BIM+AI为核心,为不同类型设计企业量身打造转型方案。无论是中机六院的精细化设计,还是基准方中与黑龙江省院的AI创新、华东院的赛事赋能,都印证了技术落地+人才培育双轮驱动的实效。
未来,广联达将持续迭代产品与服务,联动更多企业深耕数字化实践,推动国产BIM技术的应用,陪伴行业企业在转型之路上勇毅向前,共同绘就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数字蓝图。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